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Pollia siamensi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6秒
长柄杜若
Pollia siamensis (Craib) Faden
中国植物志>> 第13(3)卷 >> 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 >> 杜若属 Pollia

5.长柄杜若(植物分类学报)图版24:4

Pollia siamensis (Craib) Faden, comb. nov.——Aneilema siamense Craib, Kew Bull. 10: 415. 1912. ——Pollia secundiflora auct. non Bl. : Backer, Fl, Java 3: 17. 1968, p. p.; Hong in Act. Phytotax. Sin. 12 (4) : 466. 1974, p. p.; 海南植物志4: 75. 图993. 1977.

多年生草本,具长而横走的根状茎,除花序轴外全体无毛或近无毛。根状茎直径2-4毫米,节间长达10厘米。茎直立或上升,高30-100厘米,直径4毫米至近于1厘米,下部节间长而叶疏,上部短而叶密集,叶鞘2-4厘米,无毛或疏生短毛;叶柄十分明显,长2-4厘米;叶片椭圆形至长卵形,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,长10-25厘米,宽2.5-8厘米。圆锥花序单支顶生,通常与上部叶子等长,不高出上部叶子,或稍高出之,具长5-10厘米的总花序梗;蝎尾状聚伞花序多支,通常在花序总轴上互生,有时部分轮生;花序总梗,总轴及花序轴均密生短腺毛;聚伞花序长2-4厘米;总苞片下部的叶状,但小得多,上部的披针形,长仅1厘米;苞片膜质,抱花序轴;萼片圆卵状,舟状凹陷,外面无毛,长3毫米,常宿存;花瓣白色,卵状椭圆形,舟状浅凹,长4毫米;雄蕊3枚能育,位于前方(远轴面),中间一枚对瓣,其余两枚对萼,不育雄蕊3枚,具较短的花丝和小而空瘪的花药。果成熟时黑色,圆球状,直径5毫米。花期4-8月。果期8月以后。

产海南(文昌、陵水、保亭、崖县、儋县、澄迈)、香港、广西(凭祥、龙州)和云南(河口、屏边、西双版纳)。生于海拔1 200米以下的山谷林下或湿润沙土上。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泰国、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分布。模式标本采自泰国。

自C. B. Clarke (1881)以来,一直把它和长花枝杜若 Pollia secundiflora 合并为一个种。我们(1974)曾怀疑地暂把它们当作同种看待。从我国标本看来,这两个类型区别颇为显著。一个类型是叶明显具柄,叶背面无毛,花序为单圆锥花序,一般不分枝,与上部叶近等长,极少稍伸出上部叶的。这就是长柄杜若 Pollia siamense。另一类型,叶大而不具叶柄,叶背面密生细柔毛;花序远远伸出上部叶子,通常具分枝,总梗长20厘米以上,花也稍大些。这就是Pollia secundiflora的特征,至少从我国标本来看。两者并不相混,界限颇为分明,故我们重新分成两个独立的种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7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3(3)卷 088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24:4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